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曾说:“感,动人心也,从心,咸声;恩,惠也,从心,因声。”也就是说:“感”是心底里使人心动;“恩”,是从心底里给人好处。所以“感恩”,就是从心底里使给人好处者心动。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,享受着父母、家庭和社会给予的一切美好,同时我们又接受教育,在父母含辛茹苦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、学校社会提供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学习和生活。直到我们拥有令人羡慕的学历、智慧和见识,自然应该做个有心人,时刻怀揣一颗感恩的心,善待家人、亲人和好友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社会,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担当。
一个懂得感恩的人,应该以正确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生命。而生命存在的价值,不仅有自我价值,也包括家庭和社会价值。有些人只知道奢侈生活却不知道善待生命,将自己的生活当成人生的全部,自私自利、精致利己,甚至为了自己的生活能够保持快乐富足,而对理应承担的家庭社会责任选择了蔑视和无视。这样的生活毫无人情味也没有生命价值,人生活在家庭和社会中,除了自己接受教育、赚取薪资,还要娶妻生子、成家立业;除了善待自己、吃饱穿暖以外,还应该怀揣感恩的心,明白我们自己对于父母、家庭和社会的责任、义务与价值。
“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;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"这是《孟子·离娄下》中的一句话,意思是说: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,一般的人丢弃了它,而君子却保存了它。感恩是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修养;不是与生俱来,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感悟。感恩,是我们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、父母亲友的感激之情和回报之举,是我们避免卑劣和自私,美好而高贵的选择;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要求,也是伦理的底线。
感恩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。如果无法接受和感悟别人对我们的好,我们的自我世界就会变得过于狭窄封闭,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情感也会变得疏远冷淡;如果我们学会接受别人的好,并且懂得以恰当的情感方式对别人做出回报和感谢,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有温情和亲密。
1、感恩,能够降低抑郁情绪。
诚然,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角落都充满着美好,每个人都有被伤害的经历,但是我们的人生中必然也会被更多的人照顾和爱护。伤害我们的人能让我们获得教训和成长,关爱我们的人能让我们收获温暖和感动,教会我们生命中责任和努力的意义。
如果有一天我们真正明白感恩的意义,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就会发现:其实感恩并不是愚昧的善良,而是一种人生的智慧。心中充满感恩的人,即便是身处深渊险境,依然会感受到温暖和感动;而喜欢抱怨的人,则无时无刻都要面对烦恼和挫折。
我们生活在感恩中,才会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。值得感恩的美好幸福,会在我们的头脑和记忆中停留,从而唤起我们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。
2、感恩,能更好地应对挫折。
“纵观古今中外,成大事者,无不饱经风霜,被生活摧残,遭受打击。”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我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。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停止呼吸,但是空气却是免费的;我们不能没有太阳的照射,而阳光却是免费的;我们拥有家庭的温暖,而亲情却不需要我们付出任何代价。我们无需付出代价,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切,难道不应该感恩吗?一个人想要成功和有所作为,就必然要面对失败和挫折,但是,不管我们的梦想是什么,不管我们在追梦的路上有多少挫折险阻,所有的梦想都是可能实现的。当然这个过程很困难,我们也会经历很多打击、失败和痛苦,但这些挫折,都是一个向往成功的人注定要经历的,恰恰是这些挫折让我们变得有资格去做一个成功者。尼采说过,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。我们最应该感恩的,就是那些曾经给我们迎头痛击,让我们堕入绝望深渊的挫折;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,几乎放弃人生和梦想的挫折。感恩是一种道德,不要把别人对我们的好,都当成是理所当然。